如何在公司的日常運營中落實過程管理的方法?
表1:以過程為導向的會議議程表
2)如果需要制定輸入報告,在制定輸入報告時,應以過程為導向制定輸入報告,而不是部門。例如,上表所示的會議中,品質部門應該準備兩個輸入報告,分別是過程控制過程的輸入報告和計量設備管理過程的輸入報告,而不是一個品質部門的輸入報告。
3)如果需要制定會議紀要,在制定會議紀要時,也應以過程為導向制定,如下表所示:
表2:以過程為導向的會議紀要
4)上述的會議紀要中,如果有待完成的任務,則應成為管理評審的輸出。在匯總這些輸出項目時,也應按照以過程導向,如下表所示:
表3:以過程為導向的管理評審輸出匯總表
當以過程為導向來計劃和實施管理評審的時候,可以清楚的看出每個過程的績效、存在的問題、改進的機會和待完成的事項。
4、 內審時,拋棄以部門為審核對象的做法,改為以過程為審核對象
如果在計劃和實施內審的時候,也是以部門為導向的話,則應該將內審改成以過程為導向。具體的做法包括:
1) 以過程為導向制定內審計劃表,類似于上面的表1,將報告部門改成被審核人員;
2) 以過程為導向制定不符合項報告,即審核報告中應指出不符合是在哪個過程發現的,這個應優先于是在哪個部門發現的
表4:不符合報告中應指出不符合項是在哪個過程發現的
3) 以過程為導向對整個品質管理體系的好壞進行總結。例如,在總結報告中,應該如下圖按過程來統計發現的不符合項數量,而不只是按部門來統計。
5、對產生的客戶投訴和內部產品不合格,統計不合格產生的根源屬于哪些品質管理過程
在發生客戶投訴或產生內部的不合格產品時,在確定不合格產生的根源后,應明確不合格產生的根源是因為哪個品質過程出了問題。例如,如果某個不合格產生的根源是因為設備維護措施不好,則應將不合格產生的原因歸于設備維護過程。定期(例如每月)統計公司所有的不合格是由哪些過程產生的,如下面的餅圖